中实社安徽--刘邓大军第三纵队与皖的人民的深厚情緣

来源:实事求是新闻社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0日    

 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刘锦华)今年,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70周年。

  1947630日,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在晋冀鲁豫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的配合下,充分发挥运动战特长,横穿陇海路,跨越黄泛区,激战汝河,抢渡淮河,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吸引和调动国民党南线全部兵力于周围,建立了拥有2000万人口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从根本上撼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了党中央经略中原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中实社安徽--刘邓大军第三纵队与皖的人民的深厚情緣
   
为了追忆那段峥嵘岁月、牢记这一历史事件,缅怀刘邓大军的不朽功勋,继承和发扬他们一往无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精神,为会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人搜集整理了一些有关的史料及文章。本文着重向大家介绍的是刘邓大军第三纵队与皖西人民的深厚情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9466月至1947年月,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年来,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的正确战略方针指引下,歼灭了敌人97个半旅,连同地方部队共112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奠定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坚实基础。据此,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明确提出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立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将中国革命推向新高潮,争取在全国范围内的取得全面胜利。并且制定了两翼牵制、中央突破、三军配合的战略计划。以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为主力,于7月以前,在鲁西南强渡黄河,跃进大别山;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在晋南突破黄河,挺进豫鄂陕;以华东野战军为主力,在打破敌人重点进攻后,挺进豫皖苏。三军在中原布成品字阵势,互为犄角、密切协同,发动群众、歼灭敌人,建立中原根据地。

 根据上述任务,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在刘、邓首长的直接领导下,在豫北作战之后,于安阳以西地区休整一个多月,学习了野司颁发的“敌前渡河的战术指示”,围绕大反攻进行了思想与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 打赢歼灭战、前哨战----羊山之战,开辟“南下”通道

             19476 30日晚,在黄河北岸,随着一声号令,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及部署,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自以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进入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见此,蒋介石大呼“不好”,觉察出解放军有自鲁西南“南犯”、在他的统治区里“钉钉子”的战略意图,急忙调王敬久率第二兵团整编32师、66师、70师(均为军的编制)等重兵云集鲁西南,欲消灭刘邓大军或迫使他们退回黄河以北。

  刘伯承和邓小平心中明白,如果不在此将这些围堵之敌消灭,“南下”(挺进大别山)将成为一句空话,于是发起鲁西南战役。自72日起,刘邓大军先后进行了郓城之战、菏泽之战、定陶之战、巨野独山集、六营集之战等战斗,并取得节节胜利。至7 月中旬,王敬久的整编32师和整编70师已被全歼,唯有最精锐的整编66师还未“伤筋动骨”。

  整编66师师长宋瑞珂,是山东青岛市人。该师系蒋校长的黄埔嫡系精锐部队,配置一流的武器装备,和张灵甫的整编74师比起来,除编制配额略少外,装备和战斗力一点也不逊色。在鲁西南战场,宋瑞珂同刘邓大军屡屡“过招”,虽没有沾到多少便宜,但也没有受到多大损失。他眼见刘邓大军越战越勇,“兄弟”部队接连被“报销”,他也清楚自己是孤掌难鸣,于是就退守羊山。随后,刘邓大军对羊山形成了合围。

  羊山是山东金乡城西北30华里处的一座海拔约400多米的小山,山脚下是羊山集,有居民千余户。羊山有三个突出山峰,远处望去,犹如一只绵羊卧在那里,羊山由此而得名。居民称东峰为“羊头”,中峰为“羊身”,西峰为“羊尾”,羊身高于羊头和羊尾,能瞰制整个羊山和羊山集。

  鲁西南地处平原,险要之地不多,羊山却是个例外。羊山自有战争开始,便是屯兵据守之地。羊山的周围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明末时期的寨墙,寨墙外面,东、南、西三面有丈余深的水壕,这是侵华日军、汉奸队盘踞时留下的。整编66师开进羊山集后,又在寨墙、水壕之间加筑了一道坚固的鹿寨。宋瑞珂是个有战术眼光的人,他巧妙地利用羊山的羊身、羊头制高点,与山下集镇的民房构成核心阵地,隐蔽工事一层又一层,像个铁筒,易守难攻。

 713日,刘邓大军第三纵队进抵羊山附近开始攻击,首先消灭敌人外围据点。当部队爆破敌鹿砦向村内突击时,遭到山上敌人火力压制,八旅、九旅攻击没有成功。

 14日夜,一纵、六纵在六营地区全歼敌三十二师和七十师、二纵歼灭谢家集之敌的胜利消息,极大地鼓舞了三纵将士的斗志。羊山之敌在三十二师、七十师被歼后,极为恐慌,于16日中午,以1个团的兵力,向南作试探性突围,被三纵九旅歼其一部,余敌逃回羊山。

 15日,二纵参加了羊山作战,由西面对敌实施攻击。三纵随即调整部署,于17日、20日两次与之协同作战。但均因对地形、敌情摸的不清,加之部分干部有急躁情绪,组织工作粗糙,几次攻击,都未奏效。

 此时,金乡援敌五十八师及一九九旅进至万福河南岸,被军区独立旅所阻,7天未前进一步。19日蒋介石亲自飞临开封督战,一面从西安、洛阳、山东调兵遣将,驰援鲁西南;一面严令王敬久率五十八师及一九九旅由金乡北援,解羊山之围。刘、邓首长决定留下一部继续围困羊山之敌,其余兵力先集中起来、在运动中歼灭援敌,尔后再打羊山。很快,二纵四旅及军区独立旅就占领袁庄以西布阵,三纵九旅二十五团于刘庄、韩楼正面阻敌,二十七团位左翼杨庄、徐楼地区,迂回敌人。七旅进至张庄、陈庄待机,准备适时投入战斗。206时,敌一九九旅在飞机、坦克、炮火掩护下渡过万福河,其前卫五九九团16时接近韩楼以南。二十五团适时组织反击,歼敌一部,并击毙敌五九六团团长王鸿昭。时降大雨,道路泥泞,敌坦克运动困难,其炮兵亦不易占领阵地,协同困难,前卫孤立。我三纵九旅童国贵旅长抓住这一有利战机,组织二十五团主力从敌两侧,二十六、二十七两团迂回敌后,歼敌五九六团大部。七旅主力多路出击,将敌一九九旅主力分割包围在杨楼以北地区。此时,二纵部队亦从西侧出击,经彻夜激战,全歼敌一九九旅。三纵俘敌旅长王仕翘以下2000余人。23日至24日,敌五十八师又数次增援,均被三纵所阻,龟缩金乡。

 23日,毛主席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对羊山集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10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刘、邓首长认真分析当时敌情,认为各路援敌尚在调动中,且金乡之敌再无力北援,羊山集敌人已遭到削弱,我军可以集中全部主力,速歼敌人完全有把握。随即重新调整部署,二纵一部由西向东攻击,三纵七旅和六纵十六旅由北向南攻击,八旅由东向西攻击,并调野司榴弹炮营、一纵炮团加强火力,置重点于夺取制高点。以一纵位羊山以东地区,接替军区独立旅的阻击任务。24日,三纵首长陈锡联、曾绍山、郑国仲、阎红彦等同志分赴各旅,召集干部会进行动员,研究攻击受挫原因,和干部一起到前沿观察地形、敌情,并和战士座谈,分析研究打法。最后一致认为,攻下制高点羊身是整个战斗的关键。遂以七旅(附一纵山炮团)和六纵十六旅为主攻部队,首先由北攻占羊身,尔后两旅分别向东向西攻击羊山集;八旅二十四团协同二十团攻羊头,主力位羊山集以东以南布阵,捕捉突围之敌;九旅阻止增援之敌并在姜庄、后刘庄相机攻村。

2718时,发起总攻,担任主攻的三纵七旅十九团三营在营长南峰岚率领下,以迅猛动作,从正面一举突破敌阵地,攻上羊身主峰。19时,与从羊尾攻上主峰的十六旅一起,将敌人压到南侧半山坡凹部。三纵八旅、九旅也在羊山集以东、以南突破敌阵地,向村内发展。战至2812时,三纵共毙、伤敌4000人,俘敌7000余人,缴获榴炮9门,汽车30余辆,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在这场战斗中,三纵队杀敌英雄史玉伦和十九团三营营长南峰岚光荣牺牲。此役历时28天,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上,歼敌9个半旅、4个师部,共6万余人,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迫使敌人先后从西北、山东和中原等地调动9个整编师22个半旅向鲁西南驰援,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为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开了通道,

 破重围、战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以羊山之战为精彩结局的鲁西南战役结束后,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华野外线兵团5个纵队,集结于巨野、郓城地区,形成强大的进攻态势。刘、邓首长决心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让部队休整半个月,计划于815日南进大别山。

 但是,这时调进鲁西南的国民党13个师30个旅,正在分五路向巨野、郓城地区分进合击,企图迫使我军背水连续作战。还阴谋破坏黄河大堤,把我军和河南岸数百万人民淹没在鲁西南。加之当时连日阴雨,河水猛涨,南岸之老堤由于敌人破坏,未加修复,时刻都有决堤的危险。新的情况不利于我军久停。刘、邓首长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心提前于87日经巨野、定陶之间跳出敌人的合围圈南进,并要求广大将士勇往直前、不向后看,坚决勇敢地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战略任务。中央军委、毛主席迅速批准了这一计划。当时,毛主席对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进大别山,估计了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一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一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要求晋冀鲁豫野战军从最困难的角度着想,坚决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最好的前途。

为了保持我军行动的隐蔽突然,制造敌人错觉和出其不意,刘、邓首长确定野战军主力分三路南进,即以一纵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西路,沿曹县、宁陵、柘城、项城之线以西南进;三纵为东路,沿成武、虞城、夏邑、界首之线以东南进;中原局、野战军指挥部和二、六纵为中路,沿单县、虞城、亳州、界首、临泉之线以西南进;千余名地方干部分随各纵队行进,以便于迅速开展地方工作。为配合和掩护野战军主力南进,刘、邓首长还确定:北面以十一纵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黄河渡口佯动,造成我军北渡的假象,吸引敌人继续合围;东面以暂归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5个纵队的少数兵力箝制敌人,主力积极寻机打击敌人,掩护主力南进;在西面以豫皖苏军区部队破击平汉路、断敌交通,中原独立旅参加破路后,绕道平汉路西侧南进,分散迷惑敌人。

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是胜利之师,群情激昂、信心十足,有完成各项任务、克服任何困难的思想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部队连续作战一个月没有休整,新战士来不及教育训练,对进军大别山还没有具体动员和充分的准备。敌重兵压境,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横在前进道路上有陇海路、黄泛区、涡河、茨河、沙河、泉河、淮河等许多天然障碍。加之正值雨季,三纵又行进在东路,河宽水深,大多数河流不能徒涉,运动困难。且东临津浦路,如敌人察觉我军的战略企图,沿铁路向南,堵截我去路,将造成更大的困难。克服障碍,使部队迅速挺进大别山,是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刘、邓首长果断决定采取的三路前进的队势,虽然为我军创造了快速进军的前提,但仅靠两条腿行动,是比不上敌人的车轮子的。因此,做好战备和组织好行军,就更显得重要了。三纵反复琢磨,既要前进快,又要保持部队的体力和持续的韧性,于是就采取了各旅交替前进的办法。首先以七旅为先遣队,掩护纵队通过陇海路,抢占新黄河(即沙河)渡口,架设浮桥,保障主力通过沙河。尔后由九旅担任先遣任务,过沙河迅速前出,抢占淮河渡口,攻占固始。随后,八旅向皖西展开,要求各级干部深入下去,边前进、边动员、边整补,开展思想、体力互助,切实做好巩固部队工作。

 87日,三纵与兄弟纵队一起,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壮举。

黄昏时部队出发,连续4个夜行军,跳出了敌重兵集团的合围圈。三纵的先遣部队七旅二十一团于11日夜攻占陇海路上马牧集车站,歼守敌一部并对东西铁路进行破坏,炸毁桥梁;纵队主力于12日胜利越过陇海路。同时野战军各纵队也跨过陇海路,向敌人辽阔空虚的战略纵深疾进。这一突然的战略行动,将敌人主力甩在陇海路北,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鲁西南合击我军的计划。开始,敌人判断我军是要北渡黄河,结果合围扑空;继而又误认为我军是在大军压境下“北渡不成而南窜”。因此,仅令驻蚌埠的四十六师一部西进太和,结合地方团队在沙河布防,堵截我军;以主力罗广文兵团、张淦兵团等部共12个旅分路尾我南进;并以4个旅在平汉路侧击,妄图把我军一举歼灭在黄泛区。结果是我军先敌两天,进入黄泛区,又一次把敌人远远地抛在后边。

814日,刘、邓首长指示:“趁敌分散,对我企图尚未判明之前,趁隙以三日急行军向太和、阜阳、界首之线前进,抢渡新黄河(即沙河)。”据此,三纵令先遣队七旅直趋沙河。纵队主力过涡河后,即进入黄泛区。早在1938年,为阻拦日军进攻,蒋介石就在河南中牟县花园口破坏河堤,使黄河决口,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1947年蒋介石为防御我军进攻,又引黄河水归故道,造成当时的黄泛区。它宽3040里,遍地积水、淤泥,没有道路,没有人烟,行军、食宿都很困难。全体指战员以惊人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经过4天艰苦行军顺利通过了黄泛区。817日,七旅十九团进至太和,与已占领太和城之敌四十六师先头部队(约一个团)展开激烈战斗,该团二营袭占沙河渡口——旧县集,并在旧县集渡口搭好浮桥。18日纵队主力通过沙河。19日,尾追三纵队之敌第三、五十八师与八旅后卫部队接触,遭顽强阻击,未敢冒进。

刘邓大军渡过沙河后,蒋介石才大梦方醒,察觉到我军并非“南窜”,而是矛头直指大别山。于是急忙调动部队,沿平汉路南下堵击。三纵为抢占淮河渡口,821日,改九旅为先遣队,令其先行出发,抢占三河尖渡口。同时令纵队教导团和补充团抢占洪河口、祝皋集渡口,以保障主力通过。822日敌四十六师抢占了三河尖下游40里之南召集渡口并向三河尖运动。三纵九旅二十五团轻装疾进,于23日夜抢占了三河尖渡口。与此同时,教导团、补充团亦抢占了祝皋集渡口。他们架好了浮桥,保障纵队主力于825日全部顺利渡过淮河。

 此时,又传来陈赓、谢富治兵团于823日夜在平陆、济源间渡过黄河的胜利消息,广大官兵信心倍增。为保障纵队主力顺利向南挺进,三纵九旅二十六团渡淮后立即出动,于826日拂晓,占领固始县城。至此,经过20天的连续急行军,刘邓大军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重重天然屏障,胜利进入了大别山,完成了千里跃进的战略任务。   展开战开始在皖西实施

 进入大别山后,刘、邓首长明确指出,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返顾地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具体部署是:以一纵、二纵阻止箝制尾我之敌,三纵、六纵占领南线诸城,打开创建根据地的局面。并明确指示第三纵队,“应迅速攻占立煌(即今金寨县),并侦察六安、霍山、舒城、芦江、桐城、潜山、太湖诸城,准备占领之。”

 829日,三纵确定由郑国仲副司令员率八旅由固始直取立煌,30日,纵队主力经叶家集向皖西六安、霍山挺进。八旅为了迷惑敌人,令先头部队改穿国民党军服装,于92日攻占立煌城,全歼守敌四十六师五六四团大部及保安队大部,俘敌1000余人。尔后,该旅迅速东进,分路出击,连克舒城、芦江、桐城、潜江等县城。九旅二十六团于92日袭占六安城,俘敌百余人。尔后,该旅即在六安城以东之十五里墩、徐家集地区阻击敌人并掩护开展地方工作。七旅二十一团于831日全歼叶家集之敌四十六师五六四团二营及安徽省保三团一部,俘敌480余人。该旅主力位六安以南地区,配合南下工作团开展地方工作。其十九团三营于93日袭占霍山,二十团于99日至20日逼近六(安)合(肥)公路椿树岗、官亭镇一带,进行游击活动,并在防虎山歼六安逃亡的国民党县政府及保靖大队一部,俘敌百余人。

 三纵以半月时间,解放了固始、立煌、六安、霍山、舒城、桐城、芦江、潜山、岳西等9个县城,消灭了守敌,摧毁了国民党县政权,建立了9个县民主政府,初步打开了局面。刘邓大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纵在实施战略展开过程中,得到了皖西游击队的有力配合和大力支援。皖西人民自卫军下辖三个支队,2400余人,活动在东从巢湖、无为,西至潜山、岳西,南自太湖,北达定远的广大地区。他们时刻盼望主力打回来。这支人民武装与三纵会合后,如虎添翼、声威大震。9月中旬,各支队先后与三纵各旅会师,并积极配合,于九、十月间,连续攻占潜山、岳西、安庆附近的石牌镇、太湖、望江、华阳镇以及芦江县府所在地盛家桥。他们还积极配合三纵建立地方政府,开展地方工作,为大军筹集粮秣、侦报情况,不仅为主力展开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也成为建设皖西根据地的重要力量。

就在刘邓大军实施战略展开时,蒋介石急令尾我南下的23个旅追过淮河,分路扑向大别山区,妄图乘我立足未稳之际,寻歼我军或将我军逐出大别山。9月上旬,北线敌四十六师进入六安、霍山地区,五十八师进到固始、商城地区。为打击敌人气焰、掩护展开,刘、邓首长于9月间在商城以北、以西地区连续组织了以歼敌五十八师为主要目标的三次作战。然而,这三仗打得都不够理想,仅歼敌两个团,原因很多:在展开初期,由于我军刚刚由内线转到外线,由北方转到南方,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同志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情况,部队中出现了一些纪律松弛现象。为解决部队的思想问题,野战军于927日在光山以南王大湾召开会议。会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严肃批评了一些干部和部队存在的右倾情绪和违法乱纪行为。刘、邓首长指出:增强斗志,反对右倾情绪,克服纪律松弛现象,是大举歼灭敌人、充分发动群众、建设大别山根据地、实现党的战略进攻方针的根本保证,要求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严肃军纪,发扬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率领部队克服暂时困难,担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筹集给养等三大任务。这次会议,对坚持大别山斗争,实现党中央的战略进攻方针,起了重要作用。

 歼敌张家店、皖西新篇

 10月初,敌军从鄂东调七师、四十师,从皖西调四十八师、四十六师一部,并结合在山北地区的八十五师、五十八师、五十二师等部,对光山、新县地区之我野战军主力进行合击。野战军根据这一情况,令三纵“趁敌西调,皖西空虚,迅急回师,放手歼敌。”三纵主力由商城、一部由固始,于101日兼程东返。为了隐蔽行动企图,三纵绕道山地,在崎岖小路上行军。连日阴雨,道路泥泞,经七个昼夜,才如期赶到霍山、六安之间。此时,敌八十八师师部率六十二旅由舒城沿舒(城)霍(山)公路向西进犯。真的是冤家路窄!八十八师曾与三纵在正月鱼台战斗中交过锋、打过仗。当时三纵和兄弟部队一起,消灭它一个半旅,剩下的全部逃回徐州。这次八十八师是经过补充由徐州调来合肥的,9月中旬进占舒城、芦江、桐城地区。当时,八十八师正处于运动中,是我军歼灭的良机。为防敌逃跑,三纵指示各旅:只要抓住敌人,不必请示即可合围歼击。

 107日,沿舒霍公路东进的三纵九旅二十五团与八十八师先头部队在山望河遭遇,敌迅即龟缩抱儿岑一带。三纵当即下达命令:七、八、九旅分由北、东、西三面向抱儿岑三保墩及其以北山地合围该敌,务期一举歼灭。纵队特别强调:必须机动灵活捕捉战机,积极主动协同作战。

 8日晨,三保墩之敌继续北撤,三纵九旅二十六团乘势逼近敌人,敌以小部队与我接触,主力趁黑夜绕道北窜。九旅童国贵旅长亲率二十六团和二十七团两个营取捷径向北追击。二十六团在马长岗捕捉敌哨兵,查明敌军全部归集在张家店,当即占领295高地,向敌开火。接着,七旅赵兰田旅长率二十团也赶到了。赵、童两旅长立刻以到达的部队,大胆地包围了敌人。次日拂晓,敌发现被围,当即抢占有利地形,构筑工事,並以两个营至四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连续猛扑北面二十团阵地,企图夺路而逃。在紧急关头,二十团奋勇反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突围,阵地失而复得,最后把仅有的预备队——团特务连用上去,就连侦察连也投入了反冲击。由西南方进攻的二十六团在打退了敌人反扑后,以炮火支援主力出击。下午3时,敌人倾全力作最后挣扎、猛烈地突围,但在我二十、二十六两团密切协同、奋力夹击下,被彻底粉碎了。与此同时,郑国仲副司令员率领的八旅正在张家店以东展开,九旅后续部队也赶到了。这时,由当地政府和群众组织的1000副担架也赶来支援,大家决心全歼敌人,以此来报答新区人民对子弟兵的爱戴和支援。

 为迅速歼灭该敌,三纵要求各旅针对山地、稻田,认真区分任务,严密组织火力。以九旅全部由西南两面主攻,大部炮火也集中在这里;七旅由北面攻击;八旅由东面攻击。由于部队攻击勇猛,一个小时就肃清了外围。此时,敌人依靠优势火器,利用村沿顽抗。三纵各旅不给敌人以喘息机会,迅即向村内突击,四面八方的炮火一齐向村内射击。101时许,纵队配属九旅的化学臼炮,命中敌人师部指挥所,引燃了村内草房。风助火威,整个张家店顿时变成火海,敌阵大乱,三纵各攻击部队趁势发起总攻。九旅二十六团首先从南面突破,七、八两旅同时向敌猛扑,攻入村内。各部队一面奋勇歼敌,一面协助群众救火。混乱的敌人,抱头鼠窜。战至10日拂晓,除敌八十八师副师长张世光化装逃跑外,其师部及六十二旅全部被歼,战斗胜利结束。此役共毙、伤敌副团长以下500余人,俘敌六十二旅副旅长汤家揖以下4300余人,缴获战利品甚多。当张家店敌人被围时,敌四十六师三个团的兵力,由六安驰援,8日进至槐树岗。三纵七旅二十一团发扬以少胜多、英勇顽强的精神,在敌前进道路两侧选定有利地形阻击敌人。经持续三天的激烈战斗,敌军前进只不过10里,被阻于距张家店尚有30里的中店子地区。此举有力保障了张家店战役的全面胜利。

张家店战役取得了“我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第一次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它对发展和巩固皖西根据地,增强群众的胜利信心,教育和鼓舞部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中原军区12日贺电所指出的:“你们此次大捷,对建设皖西根据地关系极大。”这次胜利,也标志着我军在皖西完成了中原局及野战军首长所赋予的战略展开任务,打开了皖西斗争的新局面。

   创建皖西根据地

 皖西地区位于大别山东南,面积近30000平方公里,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刘邓大军到达前,皖西人民自卫军在潜山、岳西一带,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根据地,周围各县是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地方。由于它与鄂豫连接,威逼南京、武汉,又南锁大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晋冀鲁豫野战军进入大别山之初,中原局即决定,在新区党、政组织机构未建立之前,先成立豫东南、鄂东、鄂皖、皖西等四个区工委,负责开展地方工作。830日,还明确划分了部队展开和各工委的工作区域,其中规定皖西区为第三纵队展开地区,辖桐城,芦江、舒城、霍山、六安、无为、寿县、霍丘八县,并决定书记由皖西人民自卫军政委桂林栖担任,于一川副之。部队进入皖西地区后,纵队领导分工:陈锡联、曾绍山、郑国仲副司令员负责指挥作战,阎红彦副政委率领纵队教导团、补充团一部和纵队辎重部队,一面在霍山、岳西地区安置纵队后方,一面负责和皖西地方党联系,肃清土顽,发动群众,开辟根据地工作。

 10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一天,党中央公布了土地法大纲,宣布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为了贯彻宣言和土地法大纲,中原局于1012日发出《放手发动群众、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根据上述精神,三纵党委为加强皖西根据地建设,指示各级党委向军民宣传土地法大纲,立即发动群众开展分浮财、分田地的斗争。决定各旅的着重工作区域为:七旅加强桐城、安庆,八旅加强舒城、芦江,九旅加强六安、合肥;教导团和补充团加强三工委,纵队直属队加强潜山、太湖。各旅组织两个武工队,每队50人,由坚强的军政干部和翻身农民战士组成,作为潜(山)怀(宁)、潜山、舒城、芦江、六安、合肥县地方武装,归县委领导。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工作,进行土改,摧毁旧保甲,建立基层政权,发展和巩固游击队,建立根据地。到10月中旬,在已解放的12个县中,建立了固始、立煌、六安、霍山、舒城、桐城、潜山、岳西、芦江、太湖等10个县的民主政府,为创建皖西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1月上旬,三纵在太湖、潜山一线休整时,刘、邓首长来到太湖刘家畈视察,接见了皖西人民自卫军刘昌毅、桂林栖和三纵的领导,三纵政委彭涛也从后方赶来。刘、邓首长一是看望坚持大别山斗争的皖西人民自卫军指战员,听取他们关于坚持大别山斗争情况的汇报;二是研究、部署成立皖西区党委、军区和行署等问题。会上宣布刘昌毅来三纵任副司令员。1115日,皖西区党委、行署、军区在岳西县汤池畈成立。曾绍山为军区司令员,彭涛为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桂林栖为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于一川为区党委副书记,罗士高为行署主任,何柱成为军区政治部主任,徐立行为军区副参谋长。下辖三个地委、专署、军分区。全区共17个县(包括新设的县在内)。

 为了坚持皖西的斗争和武装力量的建设,三纵调出七旅二十团、八旅二十四团、九旅二十七团,共7000余人作为3个军分区的基干团;以皖西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编为三十七团,归皖西军区建制。此外,由纵队、各旅抽调大批干部(仅八旅就抽调300余名)组成军区、军分区领导机关。后来由二十、二十四团各调3个连为基础,组建6个县独立营。这些部队在区党委和军区领导下,在配合主力作战、反对敌人“合围”与“清剿”、“驻剿”的严酷作战中,经受了严峻考验,战斗力大为提高,对剿匪安民、建设和巩固皖西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深受皖西人民的拥护。随着形势的发展,部队进一步扩大。以6个县独立营同皖西人民自卫军组成基干第一、第二团,与三分区的二十七团编成皖西军区独立旅。又由纵队教导团、补充团、皖西人民自卫军各一部组建三分区基干团和两个县大队。由于区分了纵队与军区两套机构,纵队可以实施宽大机动,歼灭敌人;军区部队则可扩占地盘,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消灭反动地方武装和打小仗,进一步解决了分遣与集结的问题。

 在皖西根据地建立的同时,鄂豫区也成立了区党委、军区和行署。这样,以鄂豫和皖西为核心的大别山根据地就基本形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大别山深深地扎下了根,实现了毛主席估计的三个前途中最好的一种前途。

  实施反围剿、转出大别山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取得的重大胜利,使敌人极为惊慌。为了与我争夺大别山这一战略要地,敌人从山东和豫皖苏战场调来5个师,加上原在大别山的9个师,共14个师33个旅,于1127日开始对大别山展开全面围攻。

为了坚决粉碎敌人的围攻,野战军司令部制定了“内线坚持和分兵向外、内外配合、寻歼弱敌”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三纵进行了紧急动员和战前准备。随后,立即投入反对敌人围攻的战斗。

在经扶(现新县)城以北的行进途中,陈锡联到野战军前方指挥所,见到了邓小平政委和李先念副司令员。一见面,李副司令员就开玩笑地讲:锡联同志,背得动吗(指背着敌人行动)?邓政委接着说:就是要多背一些,背重一些;釜底抽薪就不要怕烫手。调动敌人回援根本重地,这是个关系到全局的战略行动。我们多背些敌人,宁愿本身多忍受一个时期的艰苦,也要拖住敌人几十个旅于自己的周围,使山东、陕北的兄弟部队能腾出手来,大量消灭敌人。现在陈粟、陈谢的部队,为配合我们粉碎敌人的围攻,已开始向陇海、平汉路的敌人出击。我们准备告诉他们,要作长期打算,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一些,他们可以放手歼敌,对全局极为有利。

127日,三纵由麻城白果地区北上,拖着敌人几个师在麻城、新县、黄安(现称红安)、商城、潢川、固始等地区周旋,最后强渡史河,跨过六(安)叶(家集)公路,于24日到达英山以北地区。部队连续在冰天雪地里战斗行走18天,行程千余里,胜利完成了吸引多路强敌并将其拖疲拖困的艰巨任务。在此期间,三纵曾先后摆脱了敌七、二十八、四十八、五十八、四十六等师的多次大合围。1213日,当三纵队全部进至新县正向商城以西转移时,敌五十八师在余家集与前卫九旅接触,后面敌七师已越过麻城北上,步步逼近,构成合围态势。三纵九旅二十五、二十六团连续击退敌五十八师多次进攻,激战终日,顺利地掩护了纵队主力的转移。为了把敌五十八师拖向西南,九旅单独向福田河方向运动。随后该旅即在麻城以北山区机动作战。16日,七旅十九团在商(城)潢(川)公路上的江家集,与尾追之敌展开激烈战斗。战至黄昏,冒着大风雪,徒涉泼皮河,摆脱了敌人。第二日,当三纵连续行军到达商(城)固(始)公路之上石桥时,上有敌机轰炸、扫射,前有敌军拦阻,后有追兵,侧翼敌人正在运动。在此紧急情况下,陈锡联和八旅、二十二团的领导同志共同研究决定:该团一营抢先渡过灌河,占领阵地;团主力就地展开,阻击敌人;纵队主力连夜冒雪破冰迅速徒涉过河。部队过河后,夜行百余里,终于摆脱了敌人。1220日,部队在黎集以南渡过史河后,原准备休息一两日,但刚进入宿营地,即获悉敌四十六、四十八、与五十八师,正分别由六安、商城、固始向叶家集地区合击。为迅速跳出合围圈,部队立即向麻埠方向转移,高速度通过了六(安)叶(家集)公路。当我军主力通过不久,几路敌人即接踵而来。为迷惑和拖住敌人,三纵令七旅出皖西霍山、舒城,纵直率八旅经霍山以西进入英山以北地区。原留在麻城以北地区拖敌的九旅,经过连续行军作战,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225日,到达英山以南四姑墩地区。七旅在皖西辗转歼敌后,也于1948110日转移至英山东北陶家河地区休整。

在此期间,皖西军区部队及广大地方干部,以英勇顽强的精神,积极投入到艰苦的反围剿斗争。他们一面发动群众反抓丁、反抢粮、反掠夺,破坏敌人设置的“三网”和经济封锁政策;一面组织游击集团,配合主力部队作战。12月份,皖西军区部队积极出击,连续攻克宿松、岳西、潜山、太湖县城和望江以北之石牌镇,俘敌潜山县长以下250余人。较大的战斗还有:在六安姚李庙击退敌四十六师部队三次进攻,毙、伤敌50余人;在攻占桐城南部重要据点青草隔时,歼敌400余人,俘敌200余人;在六安东南之张家店歼敌保安队300余人。由于皖西区的游击活动战绩甚大,三纵荣获了中原军区的通令表扬。

 正值三纵在英山休整之际,敌人又调集七、二十八、四十八、五十八、十一、二十五师等部,向英山以东,罗田以北、商城以南、岳西腹地进犯,并派出大批特务与土顽结合,企图对我主力进行“重点合围”。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三纵于128日转向皖西。纵队副司令员郑国仲率八旅向桐城、舒城、霍山、六安地区机动;九旅向太湖、英山、罗田地区机动;七旅向罗田、商城边界地区机动。当敌人跟踪转到外线的主力准备合围时,三纵各旅便甩开集中的强大敌人,辗转机动,攻歼分散之敌。九旅16日在太湖以西李杜店战斗中,给敌二十五师一○八旅重大杀伤。八旅28日在桐城挂车河伏击敌四十六师五六二团和四十八师五二七团,毙伤敌300余人。

 在整个反围剿过程中,大别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给了三纵很大的支援,除供应军队粮食、柴草外,还协助部队作战,当向导、送情报。特别是在救护工作上,帮助部队抢救伤病员,把一些经治疗、包扎后的重伤病员,隐藏在自己的家中或山上,他们采药送饭、送衣送被。当蒋军“清剿”时,他们又想尽一切办法,积极保护伤病员,充分体现了军民的骨肉之情。

 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内线坚持的同时,陈粟野战军和陈谢兵团在平汉、陇海线积极活动,破路840余里、歼敌20000万余人、攻克县城23座,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的反围剿斗争。一纵在淮西展开后,与陈粟野战军、陈谢兵团胜利会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豫陕鄂和豫皖苏根据地,并使两区连成一片,为大量歼灭敌人开辟了广阔的战场。敌人在我强大打击下,被迫先后从大别山调走13个旅,使其在大别山的全面围攻惨遭失败。敌人大量被歼,平汉、陇海铁路干线被切断,重要据点被包围,使其中原战场全面防御体系遭到粉碎,蒋介石被迫转取分区防御。从战略进攻开始,经过半年的作战,南下大军已在江淮河汉之间的广大地区站稳了脚跟,全国各个战场的进攻和反攻,也大量歼灭了敌人,形势有了进一步的好转,战争已经主要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了。

 19482月,中央军委为了使中原地区各野战军集中作战,打中等和大的歼灭战,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转出大别山,进至淮河、汉水、陇海路、津浦路之间广大地区,寻机歼敌。三纵奉命于328日北渡淮河,尔后转入豫西地区。当时部队中有的同志认为,这是“前进一千里,后退五百里”。邓政委说:这“是从形式上看问题,不是从本质上看问题。”三纵首长陈锡联则认为是:“前进一千里,又前进了五百里。因为大别山仍然在坚持,并没有放弃,而且今后还要坚持。”“大别山斗争已经前进了一步,前进到当地的人民和军队已经能够坚持大别山,前进到主力已经可以逐步抽出来集中机动作战”。

    1949年春天,在第二野战军刘、邓首长直接指挥下,三纵又回到了大别山。这时的大别山,已经成为渡江作战的前进基地,为解放全中国,继续作贡献。(本文原作者陈小丽)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