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安徽金寨: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实事求是新闻社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8日    

中实社安徽电(首席记者侯震斌 特约记者苏月建 郭永昌)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红色历史辉煌灿烂,红色资源积淀深厚,红色基因丰富多彩。

                                                                                                                                 

中实社安徽金寨: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时,满怀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过去的烽火岁月里,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要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如何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和特殊功能?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切实做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这项工作?金寨县的主要做法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方式方法,集中人力精力、务实扎实工作,着力做好以下八件事情。

一是探索建立新的机制。金寨县专门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领导组、红色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党史工作领导组;将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馆)、博物馆整合在一起、组建成新的“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现已改为“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金寨县档案馆),重点主抓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编制发展规划、出台奖励办法,设立专项基金;制定倾斜政策,实施筑巢引凤,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将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的重中之重工作,每半个月听取一次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良好的工作机制、专业的研究机构、有力的经费保障,促进了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研究提炼伟大精神。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成立后,在市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重视、指导下,与相关单位一起,迅速开始对“大别山精神”进行研究。经不懈努力,总结提炼出“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16字大别山精神表述语。习总书记视察金寨、听取汇报后,对这“16字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几年来,金寨县党史县档案局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发表了20多篇有关大别山精神的理论文章。


中实社安徽金寨: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做大做响红色品牌。几年来,金寨县紧紧抓住“总书记来金寨视察”的这一历史机遇,及时启动“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这一课题研究,倾力打造“两源两地”品牌。近几年,鄂豫皖边区最成功的起义——立夏节起义、鄂豫皖边区规模最大的起义——六霍起义、金寨诞生的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两膺上将洪学智、游击大师林维先;抗战安徽省政府、治淮工程重点县、希望工程发祥地等一批红色文化品牌开始叫响全国、走向神州。

四是广泛征集革命文物。文物资料是开展红色文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金寨县高度重视、着力狠抓这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全部参与、分工负责,形成了全县动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几年来,共征集革命文物资料8000多件(份),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较高价值。

五是及时推出研究成果。以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为主体,宣传、文化、党校、教育、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协助,相继推出了以《让红色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弘扬老区精神、攻克坚中之坚——用大别山精神点亮金寨脱贫攻坚路》《红色金寨的12张“靓丽名片”》《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家风故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有价值、有份量、有影响的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和宣传红色金寨的重点文章。几年来,仅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就有500多篇重点文章在《中华魂》《百年潮》《党政干部论坛》《军事史林》《领导之友》《大江南北》《铁军》《云岭》和《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组织人事报》《解放军报》《学习时报》《安徽日报》等60多种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发表。

与此同时,金寨县编纂出版了《红军源》《将星闪耀》《红色金寨》《江上青在金寨》《朝鲜战场上的金寨人》《将军县的初心故事》以及《八月桂花遍地开——金寨红色文化系列丛书》等40多种红色文化书籍。

六是组织开展系列活动。金寨县每年坚持做到“五个一”: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扎实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撰写发表一批纪念文章,组织编纂一批红色书籍,努力形成一批研究成果。2015年以来,他们分别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9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几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作用巨大、效果明显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报告会、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系列纪念活动,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七是倾力打造教育基地。以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为龙头,以立夏节起义旧址---丁埠大王庙等革命旧址的新建扩建、维修提升为重点,全力打造新的党史教育基地。注重发挥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主阵地、主平台作用,认真做好宣传引导、接待讲解等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以金寨干部学院为重点的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八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和送红色基因“进学校、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活动。2017年,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要求,积极顺应家风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组织人力、挖掘整理了一批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红色家风故事。几年来,受省市县相关单位的邀请,他们先后到省市县乡村组六级相关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领导干部学习会、十九大精神培训班以及省档案局、党史研究院、农业农村厅、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六安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六安市政协、皖西学院、皖西职业学院、六安武警部队等80多家单位做《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红色家风故事》、《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十万英烈铸两源  伟大精神万代传》等宣讲报告,受到了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


中实社安徽金寨: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上述各种有效措施的综合运用、各项工作的纵深推进,不仅充分发挥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历史印证、文明传承和政治教育等价值作用,而且有力地扩大了老区影响、擦靓了老区品牌,在争取上级关心关注、扶持支持和招商引资、引才引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红色基因的传承,既帮助全县广大贫困群众树立了脱贫信心、鼓足了发展干劲,也帮助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增强了扶贫济困、结对帮扶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而促进了红色旅游、加快了三产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2020年4月,长期以来一直困扰金寨老区的贫困问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广大人民群众迸发出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正在朝着致富小康、乡村振兴的新目标、新征程铿锵前行、奋勇前进!

   

作者:胡遵远

电话:13966259929

邮箱:453891651@qq.com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江店新城区燕子河路、金寨县

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编:237300


【作者简介】胡遵远,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金寨县档案馆馆长,金寨县红军和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金寨县政协委员、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六安市政协委员、六安市作协会员、六安市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安徽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巡讲团”成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先后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六安市工业发展先进个人”“六安市优秀政协委员”“六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称号。

胡遵远长期从事地方党史军史研究和新闻宣传文字工作,先后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新闻、论文、文章1000余篇(条)。近几年,有600余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解放军报》《学习时报》《中华魂》《百年潮》《军事史林》《国防参考》《中国人才》《中国档案》《世纪风采》《人物传记》《文化月刊》《党史纵览》等60多种公开发行的CN以上报刊发表。多次在全国性的文学创作竞赛和论文评选活动中获金奖、银奖、特等奖、一等奖,被相关部门授予最具影响力作家、最具魅力作家、当代散文名家、百强华语作家、十佳卓越作家等称号。2017、2018、2019连续3年被中华文艺经典文学网评为年度“十佳人物”(十佳签约作家);参与主编的《话说红色金寨》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