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后整改”到“事前防范”,公安机关推动执法权力规范化运行 让每项执法行为受监督、被评判(法治聚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11月17日,公安部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举措成效。

  公安部法制局局长郝云宏介绍,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坚持不懈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2020年11月以来,紧跟形势任务变化,公安部积极推动制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23件,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19件,为公安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同时,全国公安机关不断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努力让每一项执法活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源头管控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不批捕率、不起诉率同比均下降约6%

  近年来,为加强执法源头管控,公安机关持续深化受立案制度改革,确保人民群众报案“应接必接、该受必受、当立则立”。

  据介绍,各地公安机关规范接报案程序,对于群众上门报案的情况,当场进行接报案登记、接受证据材料、出具接报案回执,并告知查询案件进展情况的方式和途径,在网上实现对全量案件类警情的登记管理。

  此外,公安机关加强接报案场所建设,多地打造了接报案中心,集中接受群众上门报案,对所有案件进行归口管理。其中,广西全区120个县级公安机关全部设立接报案中心,2024年刑事案件超期立案问题同比下降20.4%。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接报案工作。其中,辽宁、吉林、浙江等多地公安机关探索推行“码上报案”,群众通过手机扫描专属二维码,整个报案流程就能快速完成。

  据了解,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监督立案同比下降71%;不批捕率、不起诉率同比均下降约6%。

  推进一站式办案

  全国已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3266个,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

  目前,全国已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3266个,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推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带动执法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有力地提升了执法质效和人权保障水平。

  在各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可以看到科学设置的功能区室,各类警务资源力量汇聚于此,实现了审查讯问、案件审核、财物保管等各个环节规范高效进行,既保证了执法安全,又提升了办案质效。

  中心严格落实讯问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案件法制审核、法定办案时限等规定要求,自建成应用以来,各地普遍实现重大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江苏、重庆等地办案效率提升30%以上。

  在一站式办案基础上,中心还设置了医疗体检、邮政快递、伤情鉴定、未成年人保护等功能,为办案民警和案件当事人及时提供各种辅助服务。

  执法全程留痕

  130万余部执法记录仪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

  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

  “公安机关对从接报案到案件办结的执法办案各领域、各环节进行记录,警情案件信息全部录入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形成对执法活动的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推动问题从‘事后整改’到‘事前防范’。”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陈敏介绍,民警在开展接处警、当场处罚、现场勘验等现场执法活动时,必须规范佩戴执法记录仪,全程录音录像;开展讯问时,严格执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以制度约束民警依法讯问取证,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

  常亮的执法镜头,不仅成为准确记录、还原执法现场活动的“黑匣子”,更将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起警情案件的处理置于规范执法要求的“聚光灯”下,让每项执法行为受监督、被评判,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此外,近年来,公安机关不断加强涉案财物管理,做到办案与管理相分离、来源去向明晰、依法及时处理、全面接受监督,有效保障了公安机关案件办理工作,也有力维护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

  (吴硕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