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奏国歌!敬礼——”
周一清晨,河北省阜平八一学校举行升旗仪式。由8名学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身着统一制服,迈着整齐步伐走上升旗台。随着国歌奏响,全校学生举起右手,面向国旗敬少先队队礼。
“我们的国旗护卫队可不一般。”阜平八一学校校长高娟娟介绍,学校的小升旗手们,都得到过部队官兵的指导。
阜平八一学校所在的城南庄镇,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所在地。学校的建成与发展,一直与军队息息相关。2022年,阜平八一学校挂牌“八一爱民学校”,由河北省保定军分区负责援建。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建设需求,军分区在学校开展国防特色项目试点建设,尝试在校园软硬件建设中融入国防教育元素,构建“基础建设强根基、课程体系育新人、氛围营造润无声”的国防教育模式。
“我们下课时喜欢到国防长廊去玩。最近VR多媒体互动体验特别火,可以在屏幕里看到自己穿军装的样子!”学生王兆阳告诉笔者。
走进阜平八一学校的国防长廊,两侧展板图文并茂展示着学校历史、阜平红色历史、国防教育知识、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内容。长廊中的战斗英雄墙,展示着我军十大挂像英模事迹、阜平县具有代表性的3名革命烈士及晋察冀军区抗战时期牺牲的357名团职以上干部烈士名录。走过战斗英雄墙,笔者发现长廊内还设置了专门版块,展示师生写给边防官兵的信、制作的装备模型和参加军事实践活动的影像资料。在多媒体互动区域,“我为祖国守边疆”换装体验和“航母VR虚拟漫游”两个互动体验项目深受学生欢迎。
“部队援建,当然要突出国防教育元素。为了让这些元素自然地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让学校成为革命故地的‘国防大课堂’,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保定军分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除建设国防长廊外,他们还在校园内建设军事体验场、设置军事图书柜,为学生提供学习国防知识、体验军营生活的途径。
为了充分挖掘利用阜平红色资源,军分区还会同保定市双拥办、阜平县委宣传部,遴选发生在阜平的150个红色故事,编写出版《阜平红故事》校本教材,并聘请离退休干部、官兵和民兵担任学校国防教育辅导员。
“这几年,我们与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和军委国防动员部帮扶的阜平县店房村构建校、馆、村国防教育共建体系,还组织师生代表到北京八一学校参观见学,交流办学经验。”高娟娟介绍,在军分区和县人武部的指导帮助下,学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尝试建立评价标准,探索形成国防教育“八个一”经验做法,并已在周边几个县(区)学校试行推广。(赵大永 孙传宗)
手机版
| 国际-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