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区法院干警走进校园为青少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石磊 摄
法院简介
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工业区域的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系东北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区,2024年全国工业百强排名第二十六,担当着东北振兴的先锋角色。近年来,大东区人民法院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系统抓强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审判数据“体检表”作用,不断提高审执规范化水平,以法治之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时代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辽宁省优秀法院”“沈阳市优秀人民法院”等称号。2024年荣获“全国模范法院”荣誉称号。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辽宁法院“上台阶、创一流、走前列”工作定位和沈阳法院“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工作目标,狠抓九分落实,依法履职尽责,持续增强司法能力建设的科学性、主动性,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落细落实、行稳致远,各项工作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近五年来,涌现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法院系统办案能手”和“岗位标兵”等优秀个人,先后荣获“辽宁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沈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体二等功”等。2024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法院”荣誉称号。
助营商,“奔波万里”保权益
“没想到法官动作这么快,感谢你们的尽职尽责,帮我们及时止损,否则将造成巨额损失,企业也将陷入深渊。”前不久,沈阳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打赢官司后,向大东区法院的法官献上一面绣有“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院人民爱”烫金大字的锦旗,感谢法官从源头上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
此前,这家企业因债务纠纷将某机械设备租赁公司起诉至大东区法院,诉讼标的额6000余万元。开庭前,原告方急得“火上房”,能否顺利回款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
为防止被告方转移设备,特意申请诉前保全。收案后,大东区法院民三庭庭长马壮与合议庭成员意识到此案必须“神速”,立即抽调精干力量,兵分三路辗转四省六地,最终在一周内将案涉的37台塔吊、83节塔吊标准节等设备及零件全部保全查封。他们不辞辛苦、万里奔波,为案件实现胜诉权益提供了坚实保障。
发展“出题”,实干“作答”。2024年以来,大东区法院牢固树立“法治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理念,立足审判职能,持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举措,审慎、妥善审理各类涉企案件,突出快立、快调、快审、快执,全流程提升审执效率,在推动涉企诉讼便利、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兑现企业合法权益、引导营商环境健康发展等方面打了一系列“组合拳”,绘就了一副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画卷。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大东区法院院长戴兵向记者介绍说,大东区法院通过定期走访企业的形式更好地发挥司法职能,依法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助力市场主体健康长远发展。
大东区法院定期由院领导班子带队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先后走访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辽沈工业集团、沈阳三洋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八王寺·老龙口集团等数十家重点、老字号工业企业,根据企业经营特点,一对一制定法律风险提示方案,就常见的合同签订、工伤赔偿、金融诈骗等问题互动解答,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畅通法企沟通通道。通过严格司法、公正履职,加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并深化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制度,利用信用修复证明帮助275家企业重返市场、回血再生。同时,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拯救出清双重功能,处置相关资产700余万元,保障企业持续运营,稳住职工就业,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让各方当事人尝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甜头。
破坚冰,“放水养鱼”促双赢
“法官,和解协议约定的所有工资款项我们已全部结清,感谢法院善意执行,帮我们解决了资金困难,让企业重整行装再出发!”近日,沈阳某高新技术企业总经理给大东法院执行局打来致谢电话。
2024年10月,这家企业因拖欠50余名员工工资被告到大东区法院。员工中被拖欠工资最多的近20万元,少的也有数千元,总金额多达100余万元。很快,这一系列“串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我们辛辛苦苦为企业工作这么多年,现在拿不到血汗钱,太伤心了。请法官为我们做主,把应得的工资一分不少地要回来……”受理案件后,大东法院执行局负责人楚晋、法官助理宗广旭看着员工们无助的眼神,表示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于是,大东区法院执行局立即向企业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并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展开调查。网络查控结果显示,该企业银行账户内现金余额不足以清偿案涉劳动报酬。但执行干警没有放弃,根据一名员工提供的财产线索发现,企业与案外人某公司有着多年合作关系,每年签订上百份供货合同,并有定期结算款项可供执行。事不宜迟,执行干警立即向案外人送达冻结手续,及时控制被执行企业应收账款。
被执行企业总经理得知情况后,为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和资金流转,急忙赶到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暂时解除冻结措施,并暂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面对执行干警,总经理满脸愧疚地解释道:“企业遇到了难处,真不是故意赖账不给,一旦被纳入失信名单,将会被解除合作关系。”
据了解,被执行企业多年来深耕技术领域,凭借智能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近年来,该企业受经营策略转变与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陷入困局,资金匮乏、业务停摆,导致难以正常发放员工工资。
目前,该企业已找到新的研发项目,正开启新一轮战略合作,力争尽快摆脱困境。
一头系着工人急难愁盼,一头连着企业生存发展。大东区法院院领导听取汇报后认为,两家企业合作成果来之不易,要本着善意文明的原则采取柔性执行措施,一定要想办法找到既能保障员工胜诉权益,又能帮助企业恢复生机的执行方案。
执行干警在精准区分被执行企业“失信”与“失能”后,制定了一套“放水养鱼”的执行方案:每月将应收账款的30%用于偿还员工工资,剩余70%用于维持公司正常经营,并由被执行企业提供设备担保。
企业的难处员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一方案得到了双方认可。在执行干警的努力下,被执行企业与员工达成执行和解。数月过后,员工的工资已分批清偿,不仅让“纸面权利”切实转化为“真金白银”,更让企业实现了“喘口气、再出发”。
大东区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机制创新、智慧应用、联合惩戒等措施,为执行案件办理加速,通过“因案施策”的灵活执行举措,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激发市场活力,让更多困境企业获得重生。
审学研,托举“雏鹰”快速成长
书香沁法韵,赋能促提升。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当天,大东区法院丁燕燕、赵刚、梁沫等十余名干警来到位于审判综合楼顶层的“审学研”一体化学习基地开展“青年法官沙龙”活动,分享学习心得,在茶韵与书香中点燃智慧火种。
“审学研”基地书香氤氲、咖香浓郁,温馨的色调搭配、智能的教学多媒体、DIY文创手工作品,加上阳台锦簇的盆栽,将这里装点成既可满足求知欲又能减压休闲的“法”式水吧,成了适合各年龄段干警的“充电站”,让工作高度紧张的干警们在工余时间节奏“慢”下来、身心“静”下来。
“一月一主题、一季一精品”的“青年法官沙龙”活动已累计举办20期。聚焦新型疑难案件、类案裁判规则、司法改革热点议题,干警们通过展播示范庭审,学习案例库典型案例、法答网经典问答,邀请审判专家、高校学者采用“案例推演﹢主题辩论﹢专家点评”模式坐而论学、起而行之,不断提升司法实践能力。
“我们一直积极探索‘审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审学研’品牌,为司法改革和审判实践提供智力支撑。”大东区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鉴铭宇介绍道。
为促进审判质效、审判能力双提升,大东法院已构建起“审判——学术——调研”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干警立足审判实践开展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数据显示,2024年,大东法院在SCI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篇,市级以上期刊发表调研论文29篇,实现了司法理论研究国际化突破;成功立项省级司法研究重点课题2项,一名干警入选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学研”驻院研究学员,并承担课题2项,形成《破产案件快速审理实施办法》等成果5项。一系列举措和成果促进了理论研究与审判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司法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40岁以下青年干警约占六成,实施‘导师制’和‘轮岗制’,帮助‘雏鹰’快速成长。”戴兵向记者介绍说,一方面为年轻员额法官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定期研讨指导;另一方面定期组织青年干警到立案、审判、执行等岗位轮岗锻炼,全面提升综合能力。2024年有5名青年干警在全市法院系统业务竞赛中获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大东区法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素能提升体系,开展“司法实务工作坊”“裁判文书说理竞优”等活动7场,举办“青年法官沙龙”20期,筛选多篇典型案例投报人民法院案例库,实现了审判质效与队伍能力的双提升。
采访手记
每一分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临河路旁,审判综合楼对面,一条蜿蜒的带状河四季缓流,宛如绿色丝带成为宜居的符号;河面上方高耸的水泥高架桥上,沈白高铁疾驰纵贯,如同黄金纽带加速经济链条飞速运转。水韵安静地编织着城市诗意、列车轰鸣承载着发展活力,一静一动,如同大东区法院的厚积薄发与蓬勃之势。
走进大东区法院,会看到这里每名干警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是什么力量让这里人人充满干劲、焕发精气神?”经过实地采访发现,这家法院成长发展的基因里刻着顾大局、精管理、护民生、提素能等密码。
丰收的成绩,无不来自于努力。在大东区法院党组一班人带领下,大东区法院人胸怀大局、履职担当,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精准滴灌营商土壤;励志铸魂、启智润心,让法院文化特有的浩然正气充盈干警心灵,激活一池春水;如我在诉、体恤民情,深刻理解案件背后的法、理、情,让公平正义直抵人心……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如今,大东区法院持续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步伐铿锵、足印深深,助力汽车之城振兴发展的生动故事还在上演。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