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变革 融合向新 ——二〇二五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综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6日    
系统变革 融合向新 ——二〇二五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综述

  202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和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提出,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提高主流舆论引导能力。

  11月20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和地方媒体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300余位嘉宾齐聚黄海之滨,共商系统性变革之策,共绘媒体融合发展新篇。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系统变革  融合向新”。除主论坛外,同时设置了“融合传播新形态新业态”“数智融合新实践新前景”“智媒发展新模式新方向”3个平行分论坛。

  与会嘉宾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要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将先进技术融入生产传播全链路,充分释放新闻生产力,让技术变量成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增量,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提供有力支撑。

  思想引领

  铸牢系统性变革之魂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是党中央赋予主流媒体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主流媒体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云潮奔涌,千帆竞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总工程师吴东指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媒体形态、舆论生态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媒体融合发展既是技术革新的必然趋势,更是凝聚共识的关键路径,主流媒体要勇担时代使命,推进媒体变革;树立系统思维,强化深度融合;突出以人为本,筑牢思想根基;夯实技术底座,赋能创新发展,切实担负起时代重任。

  主流媒体应如何深化系统性变革,切实有效提升主流舆论引导能力?

  “深化系统性变革,必须把思想引领摆在首位,让主流价值成为鲜明底色。”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陈建文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突出思想引领,铸牢系统性变革之魂。要着力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创新话语表达、丰富报道形态,在系统性变革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舆论支持。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持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微镜头”“微观察”“一见”“习语”等重点品牌栏目,以耳目一新、清风扑面的好文章、好内容,深刻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真理性和实践引领力。“拾光纪”“经纬线”“此行间”“壹视界”等新品牌栏目,以形态多样、相得益彰的全媒体品牌矩阵,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覆盖更广、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表示,山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创新路径。

  山东聚力构建一体化生产传播格局,实施省市县三级媒体一体策划、生产、传播、激励;推动数智化赋能媒体发展,不断提升工作质效;拓展文化为民服务路径,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探索地方外宣服务国家大局新模式;展现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用澎湃正能量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注入强劲势能。

  以创新为帆,以改革为楫。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不断加强系统性话语创新。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兼国内部主任霍小光表示,要锤炼新话风、深化新认识、把握新角度、挖掘新材料、运用新表达。要加强创意策划和内容创新,转变单向发布模式,以共情式传播让主流价值“润物无声”。要着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全世界更好听到听懂听进中国声音。

  数智赋能

  打造主流舆论强引擎

  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逐步壮大,新技术新应用深刻影响着传播格局。千行百业乘“数”而上,数智化转型将对媒体行业带来重大影响与转变。

  数智时代,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陈贽表示,要紧紧抓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新机遇,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潜能,将数智技术深度融入媒体“生产—传播”全流程、媒体业务全链条。要利用数智技术积极拓宽主流媒体覆盖面,构建用户生成内容、专业生产内容等协同机制,实现主流媒体与用户广泛连接、信息广泛覆盖。

  数智赋能,主动应变。只有让技术创新与优质内容“两翼齐飞”,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创新生产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与会嘉宾表示,主流媒体要坚持改革创新,促进融合升级,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努力开创媒体融合发展新局面。要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以先进技术驱动系统性变革,重构融合发展技术底座。以技术优势锻造未来优势,构筑智媒发展战略高地。

  青岛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青岛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纪明涛说,要强化技术赋能,以数智促融合,构建“智能调度、智慧生产、智链传播”体系。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组织全面转型、生产全面焕新、员工全面转场,实现技术创新对采编全流程业务的赋能。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提升传播效能的同时,也带来深度伪造、信息茧房、价值观偏离等严峻挑战。如何引导技术向善,守住安全底线?

  “用人工智能治理人工智能,是应对的有效路径之一。”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表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努力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依托主流价值语料库,人民日报进一步打造大模型和智能体矩阵,针对垂直领域重大、敏感、疑难、复杂问题,基于可信数据和可信算法生成可信内容,有效保障传播内容安全,努力构建“以数据赋能风控,以智能守护安全”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平台聚力

  共建媒体融合新格局

  从山水中国生动画卷的徐徐铺展,到“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记录时代”的鲜活实践,再到党建学习园地的精心打造……论坛开幕式上,人民日报社文艺宣传协调机制美术融媒重点项目和“共创、共享、共兴”融媒平台建设项目先后发布,人民日报融媒体工作室调研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融合创新,引领未来。人民日报顺应发展新趋势,把握技术创新理念,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积极推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上书写守正创新的央媒担当。

  与会嘉宾表示,主流媒体应兼顾“内容为王”与“科技为媒”,在高速迭代的互联网战场上以变应变,推进“深度融合”“跨界融合”,不断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起全媒体矩阵,打通全端口、多平台传播链条,探索新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产品生成的现实路径。

  “媒体融合不是‘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大合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彭健明介绍,总台坚持“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以精品内容构建媒体融合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深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链接社会各方资源,构建全媒体服务新生态,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说,近年来,青岛市加快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聚焦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加强与广大媒体间的交流合作,以改革促进媒体融合,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媒体融合是一篇大文章。青岛市建强传播平台,整合报、台、网、端、号资源力量,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媒体平台;强化技术创新应用,深化与头部企业和高校院所合作,推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采编效率,丰富运营场景,赋能全媒体智能化生产传播;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一体化策划、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实现优质内容共创共享、精准推送。

  “互联网从来不是传统媒体的延伸或补充,而是决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说,当前,媒体改革进入“深水区”,对此,上海报业集团打破路径依赖,关停5个客户端,转变2份报刊出版方式,澎湃新闻重组6大采编中心、24个垂类IP工作室。大力推进全媒体评价体系改革,动真碰硬推进结构调整、深层重构,跑出了头部新闻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平台聚力,服务增效。随着媒体平台不断迭代更新,优质内容实现广泛传播,社会服务效能得以提升。

  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吴兢认为,要坚持贴近受众、服务为本,让科技报道既有思想深度,又有传播鲜度。科技日报探索“新闻+政务服务”新路径,开设“科技新观察”“热点回应”等特色专栏,构建“科技+”全媒体综合服务体系;首次发行数字报,有效扩大服务供给;建设专业化国际传播平台矩阵,扩大中国科技“朋友圈”。

  与会嘉宾表示,进一步谋深做实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新篇章,深入推动媒体融合迈向新里程,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化体制机制变革,大力建设集约高效的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6日 13 版)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