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忠诚奉献跟党走 生命热血铸风流--浅说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

来源:实事求是新闻社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1日    

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9月1日安徽金寨报道《首席记者侯震斌 特约记者胡遵远》在全国4支长征队伍中(中央红军、红25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和红六军团),2支队伍与我们金寨密不可分,一支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一支是红25军、直接诞生于金寨。因此,在金寨做好长征胜利8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更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4月份以来,我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搜集整理了25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等有关金寨红军历史和战斗故事的文章60多篇,并先后在50多家各类媒体上连载刊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收到了积极的宣传效果。相继推出了《长征路上的金寨人》系列报道。搜集编写了部分老红军在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正在与或即将与多家新闻单位合作,通过设专题、开专栏、出专刊、拍专题片、采写系列报道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一步宣传英勇伟大、战功显赫、威武不屈、可歌可泣的、从金寨走出去的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

搜集、整理这些文章也是一次重温历史、深受教育的难得机遇。在搜集、整理过程中,我一直被这2支队伍的英雄事迹、巨大贡献深深地感动着,一直被这2支队伍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深深地震憾着……有时为之激动、拍手叫好,有时为之悲哀、潸然泪下......特别是看到红四方面军南下时严重受损、西征时壮烈牺牲的记载时,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泪、在奔流!由于张国焘的阴谋夺权、导至红军一度分裂,红四方面军由此走上了一条漫漫的长征路。在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辗转长达一年之久,数万将士的鲜血洒满西北疆域......特别是在后来的西征途中,广大西路军战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最终经过血战高台、倪家营等地,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几乎是全军覆亡。广大西路军官兵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伟大的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全国红军队伍中是非常特殊的,是英勇顽强的、可圈可点的!贡献大、地位高,牺牲大、影响深远,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章,我对这2支部队有了一些的切身的感受。

 一、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为长征胜

 1、勇于探索、敢创新路,为长征胜利、中国革命胜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1932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围剿”。面对严峻形势、危急时刻,红四方面军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主动实行战略转移,开始进行西征、转战川陕,成功地开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并且使之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大于母体(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保存了力量、赢得了发展。

19355月,红25军在长征途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两次“围剿”,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4支长征队伍中创下了这项唯一的业绩。到达陕北后。与刘志丹的红军队伍组建红15军团后,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陕北驻扎立足、创业发展打下了坚定可靠的基础。

2、积极支持、全力配合中央红军战胜多重困扰,完成长征任务。

19353月,红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地区的作战行动,及时发动起嘉陵江战役。19357月,得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上的动向后,一直与其失去联系的红25军立即开始行动,袭击胡宗南的后方基地,打乱其阻截红一、红四方面军的计划。814,逼近静宁县城,切断陕甘两省的交通大动脉,迫使敌人一批批地抽回原来用于堵截中央红军的兵力。此外,红25军在长征途中,积极做好群众工作、严格执行民族政策,融洽了军民关系、减轻了前进阻力,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9358月,中央红军经过宁夏回粗居区时,受到了当地群众亲人般地热烈欢迎。当毛泽东知道这是因为红25军之前经过这里时赢得了群众信任地,连夸红25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特别是中央红军达到陕北后,面对中央红军极度困难、财力非常拮据的现实,徐海东下令将红25军积蓄的7000块大洋拿出5000块来支持中央红军,并送去许多重要物资和大量驳壳枪,……因此,毛泽东曾多次夸奖,“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二、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为长

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显赫、功勋卓著。  

   1,红25军在长征途中创下四个“第一”和“唯一”一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是长征先锋,为迎接党中央及三大主力红军到达陕北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陕北“立足创业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四支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队伍。红军三大主力开始长征时总人数是20万,到达陕北后,只剩下5万,减少了四分之三。而红25军长征出发时,人数是27000人,到达陕北时是34000人,多了近800人。另外,还有2000多人留在陕南,人员“不减反增”,这在四支长征队伍中是唯一的。三是四支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的队伍。在当时全国革命根据地大部分受损的情况下,红25军却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红军种子、创建了涉及豫陕、鄂陕边区10余县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四是四支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发展了地方游击师和红74师的队伍,为中国工农红军增添了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

2、红四方面军做出了六大杰出贡献一是强渡嘉陵江,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二是打赢了包座战役,全歼了胡宗南一个主力师,粉碎了敌人企图困死红军于雪山草地的恶毒计划,打开了红军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为实现党中央北上方针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实施了《绥崇丹懋战役计划》,打响了天芦名雅和百丈战斗,顶住了蒋介石和川军40多万人的猛烈进攻,消灭了敌人一部分有生力量,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四是保证了中央红军长征从不中埋伏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对宋侃夫讲:“你们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功劳呀!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在四渡赤水前后,是你们提供了情报,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克服了困难。”这些史实都充分映证了蔡威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二台,对中央红军所作的重大贡献。是有力地接应了红二方面军,实现了甘孜会师。六是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胜利地结束长征。

 三、25军和红四方面军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值得肯定和应该弘扬的东西很多,红色基因内容丰富、红色传承任重道远。

          1)红25军是一支“童子军”、“儿童军”、“娃娃军”。长征

开始时,包括几位军领导在内,红25军的官兵都很年轻,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年龄稍大一点的是副军长徐海东,当时也才33岁。营团干部多是20岁刚出头,连排干部大多数不到20岁。军部机关的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只有十七、八岁。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红25军的队伍中还有一批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

2)红25军的长征是孤军行动,独立作战。他们长期与中

央失去联系,全靠自己幼嫩的肩膀撑起革命的大旗。

3)红25军英勇善战、屡创佳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军队最高领导能够带头冲杀在一线战场。独树镇战斗中,政委吴焕先在危急关头、抽出一把大刀,第一个冲上去,并且高呼“共产党员,跟我上!”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官兵奋不顾身地冲上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副军长徐海东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左眼底射入、从后颈穿出,抬下阵地后第5天才醒过来。而这位英雄的将领,此后就一直躺在担架上、指挥全军顺利到达陕北。军长程子华直到逝世前,仍担任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他那双“爪子似的伤残的手”,就是长征给他留下的“永久记忆”。最高领导带头冲锋、身先士卒,广大官兵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在长征途中,红25军就是靠着这股子冲劲,才一次又一次地从敌人的虎口中脱险,在十分艰难、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一次又一次辉煌……

4)红25军人才辈出、将星璀璨。全军共走出97位开国将

军,培育了十位大将之一、36位军事家之一的徐海东;红军著名将领吴焕先、程子华,中将刘震、韩先楚、李耀、陈先瑞、林维先,少将刘华清、宋维栻、詹大南等,功勋卓著、威名远扬,其中陈先瑞被毛泽东称为“陕南王”、林维先被毛泽东称之为“游击大师”。

(5)25军的传奇较多、流传广泛。比如,危险之战——独

树镇战斗,生死之战——瘐家河战斗以及汲石塔寺伏击战、袁家沟口“布口袋”战役、四坡村战役、劳山战役等;再比如,显现神威的游击战斗——全歼陕西“皇家军”、重拳痛击“马家军”以及劳山、榆林大捷等,流传广泛、影响全局。此外,还有红25军的“将军班”、长征途中的“七仙女”故事等,更是颇具传奇色彩。

    (6)25军牺牲惨重、损失巨大。特别是中共鄂豫皖省委书

记徐宝珊同志的积劳病逝、红25军政委吴焕先的英勇牺牲、正副军长程子华、徐海东的身负重伤等,这在四支长征队伍中也颇具特色、格外感人。

     2,红四方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永跟党走的感天动地的历史史实,令人为之感动、为人动容,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大力弘扬。红四方面军是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从19353月,强渡嘉陵江、攻克剑门关开始,八万雄师劲旅、浩浩荡荡西移,破坚阵、摧强敌,挺进川西北,最终在雪山脚下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在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辗转长达一年之久,数万将士数过雪山、三过草地,鲜血洒满了西北疆域……英雄的红四方面军最终还是用生命和鲜血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反动的武装、错误的路线,夺取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因此,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更加艰难曲折、更加悲壮震撼、更加可歌可泣,并且鲜为人知、充满传奇和神奇。特别是后来的西路军奉命渡河西征之后,与马家骑兵展开了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凯歌

1)红四方面军的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无论

    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情况,广大官兵的决心不变,阵脚不乱,从容面对、视死如归19327月,在著名的安徽霍邱保卫战中,敌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炸开了城墙垛口、用机枪封住西门,并从三面抱抄围攻。守城部队与敌人展开巷战、逐屋争夺、浴血拼杀,子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拼弯了用枪托砸、用牙咬。最后,守城部队和地方党政人员,在敌人机枪的猛烈扫射下,前面的同志手挽手地组成人墙,用身体挡住敌人的子弹,掩护后面的同志撤退。红25军军长旷继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手持大刀,与指战员们一起奋勇拼杀,身边的4名警卫员全部壮烈牺牲,旷军长也数处负伤,最终才从西门突围脱险。193210月,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由鄂豫皖苏区突围,经鄂豫西入陕,两越秦岭、涉汉水、翻大巴山,行程3000多里,歼敌八万,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于12月下旬,转移到川陕边界,保存了革命力量,并随之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19331月到19348月,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接连不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斗争。首先是进行了反对田颂尧的三路围攻战役;接着主动发起仪南、营溧、重达三大战役;最后进行了反对刘湘六路围攻战役。这次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为艰苦的一次战役。四川军阀头子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纠集140个团的兵力,妄想在3个月内消灭红四方面军。对此,红四方面军紧编战线、集中兵力,克服人力、物力、兵力严重缺乏的突出矛盾,历尽千难万险、浴血奋战10个月,最终取得这次战役的最后胜利。193567月份,蒋介石调集川军各路,集中20万兵力,迅速压迫红军于岷江以西、企图困死红军。对此,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积极建议由红四方面军的30军、4军承担包座战斗的主攻任务。在歼敌过程中,战士们冲入敌阵,用手榴弹、刺刀和大刀同敌人进行厮杀,前仆后继,整个战场都展开了肉搏。特别是在最后一段的歼敌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洒下了红军战士的鲜血。有的烈士,一只胳膊被打断了,另一只手还紧握着大刀。他们吃的是野菜、树皮,奉献的是鲜血和生命,最后以千人左右的伤亡代价,取得了包座战斗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困死红军于雪山草地的恶毒计划,打开了红军北上甘南的大门。

   2)红四方面军牺牲巨大、损失惨重、命运多厄、可歌可泣。1935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两军混编、共同北上。不久,张国焘却拒绝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擅自率队重过草地,进行南下。在此过程中,队伍损失严重,付出重大代价,红军由南下的10万之众锐减为4万余人。193610月,长征胜利后,红四方面军的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人,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西渡黄河。由于敌人过于强大、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经的征战厮杀,到19374月,西路军终遭失败,战死者7000余人,被俘者12000余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余人,回到家乡者3000余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者4500余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仅有400余人的西路军指战员溃至新疆。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官兵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西路军官兵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

3)红四方面军铁心跟党走、永远不回头。红四方面军大多数翻雪山、三过草地,还有部分同志四过草地。尽管遇到的十分恶劣,遇到的困难十分巨大,但是没有人打“退堂鼓”、吃“后悔药”,一心一意跟党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红25军军长、政委吴焕先,其父亲、哥哥、嫂子、侄女等5人同时被敌人杀害。但是,吴焕先并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而是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继续寻找战斗的方式方法。他用自己的牺牲和自觉,为创造苏区“新社会”作出了积极而又重要的贡献。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转移时,红军将部分后勤人员进行遣散。时为红军服装厂工人的女战士、后为罗元恒元帅夫人、金寨籍女红军林月琴,为了当红军,带领10多个女孩子,从金寨一直跟到川北。面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南下行为,广大官兵一致反对,一致要求跟随党中央。林月琴对张国焘的飞扬跋扈和另立“中央”感到十分愤怒,在康克清的帮助下,她勇敢地与张国焘作斗争。1936年秋,在洮州召开的“西进”动员会上,素有“小钢炮”之称的妇女独立师妇女部部长刘坚出面反对张国焘的“西进计划”。她说:“从军心看,广大指战员一致要求共同北上抗日,同意‘西进计划’的只是少数人,如果一意孤行,必然会导致部队的思想混乱,影响军心稳定。从物质条件讲,现在御寒品和粮食都少得可怜,即使不被敌人消灭,自己也会冻死、饿死,我们应该北上才对。”在广大指战员的一致反对下,张国焘不得不放弃他的西进计划。

在西征途中,尽管牺牲巨大、前途未知,但是广大指战员仍然决心不改、坚持到底。古浪战役中,一次性伤亡2000余人,参谋长陈维栻及一个师长、一个师政委及大部分排上干部全部牺牲。此后,中央令西路军停止西进,就地创建根据地。面对进不进、退不退的全局,尤其是面对语言不通、文化不通的危险境地,红四方面军毅然就地展开大规模惨烈战斗。最后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基本全军覆没。就这些剩下的少量的溃败不堪的指战员组成“新兵营”,为新疆送去革命火种。后遭新疆军阀的大肆逮捕、关押和残害,直到1946年才得以解救。即使如此,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官兵依然是积极发奋努力,用生命和鲜血践行忠诚、无私奉献。包座战斗中,著名的“夜摸将军”、屡建战功的410师师长王友钧端起机枪、架在警卫员的肩膀上,向敌人展开猛烈射击,最后不幸中弹身亡,牺牲时年仅24岁。在西路军惨烈的征战中,大批金寨籍红军将士血洒疆场,被打伤或被打散,但是,他们都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从甘肃沿途乞讨回到陕北。开国中将林维先,193321岁时就任红82师师长,被打成改组派后,在公审大会上,全师战士为他求情,最后被开除党籍,下放到苦工队当苦工。面对冤屈和困境,林维先始终对党坚信不疑,带着苦工队用扁担同敌人作战,最后重新得到组织的信任,又从战士开始起步,直到营长、团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金寨籍将军洪学智,我军唯一一位两授上将军衔的将军,他的一生“四起三落”,曾因“彭德怀事件”受牵连,46岁的他从总后勤部部长降为吉林省农机厅厅长,后又下放到农场,长达17年之久。在此期间,洪学智仍然坚信党、忠于党,积极努力、乐观向上,最终得以平反昭雪,重任总后勤部部长,并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

 3、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必须认真研究、积极传承。2支金寨的、也是安徽的红军队伍创造了历史辉煌、做出了卓越贡献,付出了惨痛代价、做出了巨大牺牲,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有很多精神应该弘扬,有很多基因应该研究,有很多红色应该传承。下一步,我们要着力做好这样八项工作:

   一要“研究好”红色历史。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深入研究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金寨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历史;深入研究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新四军第四支队等队伍的发展史、战斗史;深入研究金寨籍革命历史人物。通过采取自主研究、合作开发、对外发包等多种方式,主攻重点、带动一般,多出成果、快见效果。二要“编纂好”红色书籍。近三年,我们将尽快启动、尽块完成《金寨与红二十八军》、《将星闪耀》、《金寨大校传》、《蒋光慈全集》以及《金寨红军的发展与演变》、《金寨抗日战争历史》等一批红色书籍的编纂工作,确保传承红色文化的实际需要。三要“讲述好”红色故事。通过编书、编剧本、拍电影、拍电视等多种方式,把金寨的红色历史、红色故事演义好、传播好: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金寨的红色文化,让人们在“听故事”中受教育、受启迪,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效果。四要“宣传好”红色金寨。积极撰写外宣文章、广泛寻求合作支持,进一步提高金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要“展示好”红色老区。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展示平台,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展示老区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经典。六要“开展好”红色教育。联合党史、党校、宣传、文化、广电等相关单位,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工厂、进社区、进农家等灵活多样、丰实多彩的活动,让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广辟渠道、多式并举,切实把红色基因融入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脑海中、血液里,使其浸入心扉、深入精髓、永远铭记、代代相传!八要“谱写好”红色新篇。着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美丽、红色的新金寨勤奋努力、积极奉献,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者:胡遵远  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